作品
Works
评论文章
Article

随笔及访谈
Essay and Interview

个人简历
Biography
联系方式
Contact

 


创作随笔、日记摘抄 ( 2015-2018)

2015年6月24日
画画成了我的一种机械本能的反应,有点类似每天要做的功课,脑子里杂念纷陈时,就毫无进展,成了和画布的“搏斗”,脑子里放空时,处于本能的状态反倒还好!可谓“直心是道场”!……

2016年5月12日
开始画一张大画,“云的研究”
思路有些散漫,像目前的状态,
继续画“云”进展很慢,没完全确定往哪个方向走,有点此时此刻自身观照……


 2016年7月
对画室门前的柳树突然有了画的冲动,柳枝、柳叶结构及树干在画面的组合正如传统书法中正体书及行书的起承转合。
这里物像完全是个非叙事的载体,大大的区别于我早年的绘画,语言上逐渐清晰,少即是多,简化,简化,简淡再简淡。
物像有时慢慢出来,结束时我其实已经忘记初衷画有一个自我生长的过程,犹如我心念瞬间数次生灭。

 

 2017年2月
画柳树时找到一种密不透风的方式,线条重复,在一个频率,渐渐地忘掉“相”和“物”唯有心和笔相连!


 2017年7月1日
想在架上这块儿有突破真是不容易,现在满眼望去都是新媒体或是各种舶来品装置、影像、图片,而在其本源上看无非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艺术的“复制”版,中国要建立自己的“趣味”的确不易。


 2017年9月21日
画“南海”系列,三米六,有形和无形,有相、无相在画的过程中交织,有时忘掉“相”,在笔触的相互撞击中寻找“中和”之美,一会儿又有念头升起,再消散,从极繁和极简中寻找平衡。一次次物像在画面消解和融合,感受自己在画画时的一次次“放空”的状态,最后嘎然而止,停笔,画结束,这得需要勇气。

 

 2017年11月21日
画新画,在南海系列继续,希望能有所变化,从柳树到云到海,物像开始弱化,或是题材显得不那么重要,线条在画面好像在自我生成,形成作品气息,也是我内心外化得一种方式,有时候成了一种手臂机械记忆,对景成了对心的一种关系。
写字、画画、看书三位一体,对我来讲真是“狂心一歇即菩提”。


2018年2月10日
今天画完210x360南海系列,找到十年前画“鱼”系列时比较酣畅淋漓的感觉,半月画完,今天才发现自己筋疲力尽!今天的绘画早已远离“状物形,表吾意”的层面,有时更多的是在画面本身寻求张力和冲突,物像生成只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某一结点而已!
“我的图像具有两种特性,或者它们膨胀,这样它们就向所有方向开放;或者它们收缩,这样它们就在所有方向上匆忙地关闭。在这两个极之间,有着我们谈论的一切”(罗斯科)
罗斯科的这段自述,对我这两三年的作品有很大的启发,我在图像和传统中游离,不愿靠传统太近,想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那吒拆肉还父,拆骨还母,须有父母未生前身,始得楞严八还之意……不汝还者,非汝而谁”,董其昌书此偈在于如何向传统学习的过程,类似于孙过庭“书谱”里提到“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石涛曰:“古人之须眉不能生我之面目也……”。"


 2018年2月10日
柳树及海系列。
这个系列在色彩上的运用上尽量单纯,基本只采用黑、白、褐三色,追求两宋美学——简淡、萧瑟,突出绘画之书写性,但避免与抽象表现主义的东西扯上关系。注意从作品大的气息上把握,放空,内敛是这系列作品的追求的主旨,放大笔触的表现力。


 2016年11月23日
对于传统题材的改写,从语言上再借鉴,抽离出意象性元素,对传统绘画的精神气质进行再摹拟。视觉元素的通感,碎片放大的手法进行再创作。


2016年11月25日
逐渐减弱画面的叙述性,和自己早先有主题性的绘画拉开距离,但同时要限制在具像范围之内这会是两难。抽离绘画的叙事性会使作品观念无从建构,同时迷恋纯粹点划之韵律和张力又会重新回到抽象表现主义的怪圈,画面要传达无我、非我的空的状态。
柳树研究系列,回到画面一种单纯状态和画海水系列都类似的方式。

 

2016年11月30日

形像在近作中减弱,走向我不太擅长的一面,有时想打破自己的怠惰的惯性,看起来不尽人意。想得越多,画面越纤弱。气息,气息!作品在于气息。